寫信
首頁
演講或授課
教學相關影片
數位藝術作品
文章或論述
細胞自動機
碎形幾何
碎形藝術館
數位、數學藝術館
DBN 藝術館
Processing 線上創作館
我的信箱是
sinner.aa@gmail.com
,歡迎
寫信
來請講或討論教學,謝謝
2006-11-10
強迫症:精神科醫師的經驗與感觸
文章論述/科學哲學
六月份,我寫過〈
從「足球金童」貝克漢的強迫症談起
〉,文章提到強迫症的相關症狀/病因/治療,建議網友可以先看看,這裡不贅述。連續兩個篇幅,我要來談《
薛西佛斯也瘋狂
》這本書,它是台灣第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強迫症治療專書。這本書讓我最感興趣的是,詳細介紹了強迫症的病因、「認知治療」,以及最後章節
(Part 4)
: 患者與治療者的心路歷程。 建議大家可以從書的後半部
( Part 4 )
開始讀起。
還記得昨天在火車上,我讀到兩位作者的感言時,內心的迴響與感動,當時第一個念頭是:「
我可能比那些對抗強迫症的患者,更沒有毅力
!」我反覆地讀著,書裡羅列的認知治療法的「四步驟八原則」字卡,心想這也是我所需要的。
A版的「四步驟八原則」:
(A版,卡片正面)
四步驟
1. 再確認:「這些情況都是強迫症在作祟!」
2. 再歸因:「因為我腦部生病了!」
3. 轉移注意力:「我要趕快離開現場,去做我該做的事!」
4. 再評價:「強迫症不算什麼,我不聽它的花言巧語!」
(A版,卡片反面)
八原則
1.
學習放下,不要放棄
:學習放下執著,而不要放棄跟強迫症的鬥爭
2.
背水一戰,絕處逢生
:將自己逼到牆角,後無退路,方可出現一線生機
3.
與病共存,絕不與病共舞
:若無法完全除掉強迫症,都選擇與它共存,不
要隨它的音樂起舞
4.
要有行動力
:不要光說不練,要有執行力也就是行動力
5.
要工作或活動
:工作或活動會減緩強迫症
6.
不跟別人比較
:只跟自己比較,珍惜每一個小小的進步
7.
將成功經驗紀錄下來
:紀錄成功的經驗,以便往後低潮時可以激勵自己
8.
有捨才有得
:學習如何捨棄滿手的東西,相對的可以獲得滿心的歡喜
為什麼我要把這「四步驟八原則」列出來?因為對抗病症,是需要如此深入生活與生命歷程的,我很喜歡作者湯華盛醫師的這兩段話:「
我跟病人學習很多,也因此改變我的人生觀。
」、「
唯有罹患強迫症的病人,才能深刻體悟這些先人的智慧語錄!
」——對我來說,這卡片警告了我的輕視,對於那些恆心對抗病症的人,我有更多的尊敬。我先把湯華盛醫師在《薛西佛斯也瘋狂》這本書的最後感言,打印出來與大家分享,下一篇文章我再繼續談關於強迫症,與另一位作者黃政昌教授的感言。
想購買《薛西佛斯也瘋狂》請按這裡
精神科醫師的經驗與感觸
湯華盛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主治醫師)
若有病人家屬問我為何選擇強迫症當作次專科?我常開玩笑地跟他們說:「我也有強迫症啊!」其實會選擇強迫症,多少都有些強迫特質。我認同強迫症患者,所以會愛上強迫症。但是強迫症是不好治療的疾病,我常開玩笑說憂鬱症、恐慌症都很好治療,可是強迫症卻很難纏,我竟然還開強迫症特別門診!覺得不過癮,又開了強迫症認知行為治療團體,當真是潦下去!難不成頭殼壞了?其實,強迫症患者真的很痛苦,嚴重的強迫症其功能退化程度比精神分裂症還嚴重多了。一般精神科雖然有許多憂鬱症特別門診,但就獨缺強迫症特別門診,所以我糊里糊塗地走上強迫症診治這條路。
在將近十五年治療強迫症的經驗當中,
我跟病人學習很多,也因此改變我的人生觀。所謂「看破、放下、自在」真的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因為強迫症患者就是太執著、無法看破,常常雙手抓得緊緊的,結果當然讓滿肩的負擔將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強迫症患者是用顯微鏡來看世界的,他們將極少發生的事給放大、災難化,例如:擔心在街上會被愛滋病患者拿針刺屁股等。其實,強迫症患者若可以學習放下這些症狀,就可以自由自在任遨遊了!
在治療團體當中,我跟成員共勉的格言包括:「學習放下,不要放棄」、「背水一戰,絕處逢生」、「與病共存,絕不與病共舞」、「能捨才能得」等,都是老生常談。
但是唯有罹患強迫症的病人,才能深刻體悟這些先人的智慧語錄
。強迫症患者唯有放下症狀,不放棄自己,才有出路。也唯有讓自己被逼到牆角、毫無退路,才能奮力對抗強迫症。將這些格言做成小卡片,讓成員放在口袋中,隨手可以拿出背誦,好像護身符般,可以保平安。俗語說心誠則靈,只要成員誠心背誦數十遍,讓潛意識發揮力量,則可以增強治療強迫症的功效。
其實當今社會何嘗不是一個強迫症的社會?很多人追求理想,一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就用最極端的方式來呈現。年輕人追求異性朋友,感情好的時候愛得死去活來,分手時卻想盡辦法羞辱對方,甚至可以毀掉對方。成年人在職場上的表現,也是患得患失,總是要呈現最好的一面。很多政治人物陷入無窮盡的強迫性儀式行為,無法自拔,他們痛苦、一般市
井小民也跟著受苦!其實最可悲的是,很多人已經陷入這個漩渦而不自知。這個社會的確需要一位大師,來幫忙治療集體的「薛西佛斯現象」。
強迫症最鮮明的圖像就是一個人拿著圓鍬挖掘土坑,越挖越深,最後將自己埋在土堆中。病人若有意願改變自己的行為,跳脫強迫症的漩渦,療效將比較好。而那些仍然堅持自己所作所為是對的病人,就是華陀在世也難救助。
雖然強迫症不像憂鬱症或恐慌症般容易治療,但是已經不像以前,讓專業治療人員束手無策。現在,合併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至少可以恢復七成左右。經過急性期之後,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最好每天有規律的運動、營養的飲食與充足的睡眠。練習捨棄有形的東西,進而捨棄無形的觀念。逐漸破除強迫症的執著,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
延伸閱讀:
〈《薛西佛斯也瘋狂》:談強迫症〉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7481628
〈從「足球金童」貝克漢的強迫症談起〉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6828214
碎形幾何 Fractal 教學網
人工生命/細胞自動機教學網
阿特拉斯個人首頁 (舊)
阿特拉斯的部落格 (舊)
DBN 創意教學與台灣數位藝術教育
創意思考——從土司留言烤麵包機談起
陽明大學演講:談跨域思考/創意思考
DBN、歐普藝術與視覺效果
DBN 與康丁斯基的《幾個圓圈》
談碎形與音樂:從形到音的美妙遞變
淺談混沌理論,與對藝術、建築的啟發
「軟體藝術」與人工生命的相遇
軟體藝術、碎形與生物形態
軟體藝術、人工生命與計算機仿真
軟體藝術、衍生性藝術與細胞自動機
DBN 結合 Logo 觀念以實現碎形
Logo 小海龜實現碎形繪圖程序
碎形幾何內涵與 Logo 程式繪圖
談碎形與藝術:她的終點是秩序美?
談碎形與藝術:絕美 Mandelbrot Set
談碎形與藝術:自我相似之結構套嵌
改善民眾行為的實驗:音效垃圾桶/鋼琴階梯
鳥兒電線站位,譜成創意的奇妙樂章
帕洛克滴流畫帶來的當代科學、美學觸發
我看數學與藝術,兩種文化之後
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數位藝術:沙漾流域
《蝴蝶效應》:人生不可忽視的小細節
米勒《拾穗》,與藝術創意的發想
帕洛克:從《薰衣草之霧》談起
當《達文西密碼》碰上貝克漢
米勒的名畫《拾穗》復活了?
繪畫藝術裡的 Narcissus,與畫家風格
畢卡索《哭泣的女人》之動畫新解
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
《沒有我們的世界》:如果人類突然消失
談無限概念中整體與部分的對應
談人類侷限/科學是否終結
《從零開始》,追蹤零的符號與意義
第二次導讀《從零開始》,談隱喻的零
推薦張景中的《數學與哲學》
推薦《哈利波特的魔法與科學》
《天使與魔鬼》:科學與宗教的爭戰
黃金比例:數學、藝術到大自然的瑰寶
裴勇俊「黃金比例」的招牌微笑
極具巧思的哲學之旅:《櫥櫃裡的哲學家》
莫比爾斯環的人生,與生命之層層回返
《香水》文壇大師徐四金的《愛與死》
蘇格拉底的「我只知道一件事」
馬塞爾的「愛與死亡」
導讀李偉俠的《知識與權力》
上帝全能的論辯與理性認識的侷限
導讀《存在的勇氣》,田立克
從《萬法簡史》的烏龜談起
關於過去——包容,抑或是憎恨
巴斯卡:人是會思想的蘆葦
阿特拉斯——扛著地球的人
推薦序:比《駭客任務》更瘋狂的心智空間
《Y先生的結局》之後,讀心術與隱形術雜想
《黑天鵝效應》:我不要當火雞
《黑天鵝效應》,與火雞命運交響曲
《物理屬於相愛的人》:謀殺想像的雙重謎底
《測謊機男孩》:敏感兒童的心理歷程
《博士熱愛的算式》:記憶與愛情
讀到《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
達文西密碼之前傳:《天使與魔鬼》
《大騙局》:政治與科學的驚悚佳作
《說不完的故事》:從空無開始
飼養「一隻叫浮士德的魚」
《巨獸》腳下踩不散的堅定身軀
《穿條紋衣的男孩》:童話悲劇的寓涵
《燦爛千陽》、鐵達尼號與等待果陀
當《哈利波特》遇到賽局理論
赫塞的藝術觀:《知識與愛情》
赫塞的《流浪者之歌(悉達求道記)》
以赫塞的作品為例,談文學評析 (一)
以赫塞的作品為例,談文學評析 (二)
浮士德,與赫塞筆下的哲學家、藝術家
談《漁夫和他的靈魂》與《浮士德》
談兩則美人魚的童話故事
《心智重塑》前傳:腦袋的魔術師
《上帝在玩擲骰子》:生命的時間詩學
談弗洛伊德與拉康的潛意識理論
《薛西佛斯也瘋狂》:談強迫症
強迫症:精神科醫師的經驗與感觸
從「足球金童」貝克漢的強迫症談起
高峰經驗:觸及生命的存在價值
心理治療與《叔本華的眼淚》(一)
心理治療與《叔本華的眼淚》(二)
泰戈爾: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
《心靈雞湯》,收藏女人的故事
《心靈雞湯》裡的〈海盜〉
〈路標〉、海盜與阿特拉斯的相遇
〈圓一個大學的夢〉講題大綱
〈圓一個大學的夢〉演講記趣
柏拉圖:詩人被逐出理想國之外
試談拉康的鏡像階段
以拉康的理論重新書寫 Narcissus
關於神學之一二事
導讀《沉思錄》,巴斯卡 (一)
導讀《沉思錄》,巴斯卡 (二)
談人性中的惡
《追風箏的孩子》裡的人性軟弱
超越《追風箏的孩子》的《燦爛千陽》
卡拉瓦喬31億名畫,差點變垃圾
談因果關係的邏輯性質
談因果關係與邏輯關係 (一)
談因果關係與邏輯關係 (二)
談科學定律的定義性觀點
談因果關係的概念
談因果律與決定論
談排中律與其它知識問題
談心腦同一論與唯物主義 (一)
談心腦同一論與唯物主義 (二)
《無限探索無限》,談無限與近代物理學的相遇 (一)
《無限探索無限》,談無限與近代物理學的相遇 (二)
《零的故事》,動搖哲學、科學、數學及宗教的概念 (一)
《零的故事》,動搖哲學、科學、數學及宗教的概念 (二)
導讀《皇帝新腦》,彭羅斯 (一)
導讀《皇帝新腦》,彭羅斯 (二)
關於悖論與科學革命
從羅素悖論看集合論悖論、邏輯悖論與語義悖論
試談理性認識的侷限 (一)
試談理性認識的侷限 (二)
試談理性認識的侷限 (三)
試談理性認識的侷限 (四)
試談理性認識的侷限 (五)
試談理性認識的侷限 (六)
模擬、預測與真實 (一)
模擬、預測與真實 (二)
回顧《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
《豐臣公主》:牽動百萬人心的歷史情懷小說
《末世之城》:緊握生命中最後僅存的事物
真摯聆聽:《一片花海的聲音》
《黃金人生的入場券》:遊樂園的心理治療術
《偷書賊》:撼動死神的獨特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從神秘的激情談起
《天使與魔鬼》電影幸好比小說少了惡毒
《為愛起程》:托爾斯泰生命最後一年的終站
米勒畫展開幕,我與馬英九都變落湯雞
人生很讚的五句話,我也補上一句
《這一生,你為何而來》:活在當下,活出自己
朱德庸:跳樓後,生命意義的重審
從天際到地平線,遇到彩虹的盡頭
DBN 與 John Maeda《簡單的法則》
全都充滿愛:All is full of Love
兼談《狼兄弟》與《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