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8
《說不完的故事》:從空無開始
文章論述/文學哲學
  《說不完的故事》是讓我非常驚異、神往的奇幻小說,不僅是兒童喜歡看,連我也讀得津津有味。這麼厚實,多達五百頁的兒童文學(難怪:說不完的故事),一般我是不會考慮看的,因為要看完它,會耗費我太多時間,但是我錯了,那個晚上只是翻個幾頁,我就欲罷不能,一口氣便把它看完。《說不完的故事》獲獎連連,後來被拍成電影《大魔域》,被譯成四十多國語言,銷售量高達一千萬本以上,它的作者麥克安迪(Michael Ende,1929-1995)更是德國當代最重要的兒童文學作家。《說不完的故事》描述一位在現實生活失意的小男孩,一邊看《說不完的故事》,一邊與那本書——幻想國裡的人物——發生互動的各種歷險。我的解釋很繞口吧!《說不完的故事》裡面,居然有一本書就叫做《說不完的故事》!聽起來像是一條蛇咬著自己的尾巴似的。

  這本小說的情節安排,的確像是「吞食自己尾巴的蛇」,不過更為複雜,我們由此便可以看出:《說不完的故事》封面是兩條蛇,一白一黑,這兩條蛇互相咬住對方的尾巴,圈成了一個橢圓形,橢圓形裡的花體字便是書名:說不完的故事。這也正是幻想國裡,那個高貴至上的信物,金黃色徽章「奧鈴」本身的圖案。作者對於這本小說的巧思,不但結合了古代煉金術的象徵符號(如上圖),更把這個符號給複數化,形成了整篇故事令人難以想像的巨大結構。當我閱讀這本書的頭一章,第一個吸引我的便是「咬著尾巴的蛇」,它是從古到今,重要性仍然不減的符號。你知道嗎?科學界流傳著一個傳奇故事,十九世紀中葉的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就是因為夢到一條條的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才解開了化學之謎——苯環的結構。

  不僅於此,「咬著尾巴的蛇」是象徵輪迴與環繞世界的 Ouroboros 圖,原本是古代埃及、希臘的寓意蛇像,它咬著自己的尾巴,不斷吞噬自己,又不斷從自體再生。中世紀的煉丹術、煉金術與神秘學,以此來象徵萬物——包括物質事物與精神事物——的同一性,也就是:死而復生,循環不滅。還不僅於此呢!「咬著尾巴的蛇」形成一個圓,這是人類史上「零」的原型,而「零」正是空無的象徵,是萬物肇始的起源,也是吞噬萬物的終點,如果這條蛇再扭動一下,稍作變形,就成了代表無限大的「∞」符號。去年,我為《零的故事》《從零開始》兩本科普書寫導讀的時候,便認真介紹了「咬著尾巴的蛇」、零與空無,三者的關係。無巧不巧的,《說不完的故事》一開始便是:幻想國被「空無」啖噬的情節。

  很有意思吧,對我來說,尤其是如此,這讓我讀這本小說,讀得津津有味、無法暫停。所以我必須先寫一篇文章,談談《說不完的故事》與「咬著尾巴的蛇 」,即 Ouroboros 圖,這個象徵符號的連結有哪些(爾後的文章,我再來深談這本小說的其他寓意)。為什麼幻想國會被「空無」一塊一塊地吞併呢?讓我們看看故事——幻想國裡的人物——是怎麼說的。

   沼澤地的烏龜老者莫拉說:白天黑夜、夏去冬來。這個世界
   空虛而茫無目標,一切都在重複,任何事情有開始便有結束
   ,任何的事情有生便有死。一切事情都會相互抵消,好與壞
   ,美與醜都一樣。一切都是空的,只有空才是真的,其他都
   不要緊。……這個世界除了悲傷,就沒有別的了。

   南方神諭,烏尤拉拉說:每件事都只會發生一次,但總有一
   天,所有的事都會發生,所有的生命遲早都會逝去,我們將
   消失在「空無」之中,就像我們從沒存在過一樣。……人類
   雖然曾來過這裡(幻想國),但是他們早已忘記路程,因為
   他們忘了我們有多真實,所以從此不再相信我們。

   被鐵鍊捆住的哥魔克說:因為他們放棄了希望,他們一放棄
   希望就變得很脆弱,空無就會抓住你,誰也無法抵抗。空無
   是一種傳染病,使人類盲目,所以他們便沒有辦法辨別真實
   與虛假。……人類世界充滿心靈空虛的人,他們覺得自己就
   是那麼聰明,所以他們要小孩子相信幻想國是不存在的。

   漂泊老人又從頭開始說和寫說不完的故事:這個故事好像已
   經重複了一千次,既沒有從前,也沒有以後,我們終於知道
   ,老人的手為什麼發抖了,因為永恆的輪迴是一個沒有結局
   的結局。……只有一個人類,才能重新開始講這個故事。

  我們會發現,以上的說法強調了:事物的永劫回歸、不休止的相互吞噬、無法解脫的輪迴循環。這便是「咬著尾巴的蛇」與這本小說的連結之一(等一下還有之二)——怪圈、零與空無的關係——在現實世界裡,人們的希望之心也逐漸死寂,構築夢想的力量逐漸衰弱。原來「永劫回歸」使人們意志消磨,以及人們想像力的流失,使得空虛的惡魔吞噬我們的內心。當我們不相信幻想國度(童年經驗)的存在時,幻想國便被「空無」啖噬,在《說不完的故事》裡,幻想國度與人類世界是彼此相聯繫的,生病的不只是幻想國,人類的世界也生病了,「這兩個世界可以互相傷害,也可以相互美化」,所以只要有一個人願意到幻想國去,給女王一個名字(新名字表示了賦予新的意義),幻想國便可以恢復生機。

  小男孩接下這個任務,試圖解除幻想國的危機。我先前提過《說不完的故事》裡面講的,正是同樣書名的故事書,這是「咬著尾巴的蛇」與這本小說的連結之二(最後還有之三),自我指涉。同樣的意涵表現在,奧特里歐在魔鏡裡看到自己的反射,但是「那不是你的外表,而是你內心的真正本性,你必須走進你自己,才能通過這面鏡子」,還記得我先前提到的「不斷吞噬自己,又不斷從自體再生」嗎?這已經快要接近我要談的第三個連結——「咬著尾巴的蛇」的困境(永恆輪迴與自我指涉的困境)是必須解開的,作者麥克安迪深深知道這點,所以小男孩一聲「月童,我來了!」解開了《說不完的故事》那令人窒息的怪圈循環,小男孩因而進入故事書裡面,拯救了正遭受「空無」吞噬的幻想國度。

  由此開始了新的故事,但這也是另一個悲劇的開始,因為小男孩拯救幻想國之後,卻耽溺於自己的幻想,不願意回到人類世界,小男孩只想做幻想國的王。作者麥克安迪在小說的前半部,告訴人們必須喚回童年時光的想像力,以避免「空無」的侵蝕,但是在小說的後半部,他更要人們記得從幻想世界回到現實世界的路,人們必須從幻想世界裡帶回美好,來修補現實世界的缺憾。小男孩如何才能內心覺悟,找到回去的路呢?這時候,便關係到幻想國那個高貴至上的信物,金黃色的徽章「奧鈴」了,還記得嗎?徽章上的圖案正是「咬著尾巴的蛇」,是兩條蛇互相咬住對方的尾巴。這個徽章蘊藏著「生命之水」,它也是一個回去的「通道」。

  小男孩喝了生命之水,「那是生命的歡樂,也是重新成為自己的歡樂,一個全新的男孩誕生了,最重要的是,他已經變成他想要的人。如果他還能選擇的話,他再也不想變成其他的人。」——這就是我要談的,「咬著尾巴的蛇」與這本小說的連結之三,轉化,原來「咬著尾巴的蛇」困境解開的奧秘,也隱藏在自己之中,也就是說:永恆輪迴與自我指涉的困境,要靠自己去解開 。「轉化」的確是「吞食自己尾巴的蛇」 Ouroboros 圖最深層的意涵,不然它不會變成古代煉金術的重要象徵符號(煉金術將銅、鐵等普通金屬「轉化」為黃金、白金)。但我不能不談的是,作者麥克安迪更強化了這個意涵,因為:他用兩條蛇互相咬住對方的尾巴,對比了吞食自己尾巴的蛇,這種巧妙的安排代表了兩個異質元素的交流,它們更可能形成相互的補充與轉變(想想「太極圖」)

  嗯,洋洋灑灑下來,我寫的太冗長,《說不完的故事》可以談的還有很多,剩下的以後再說了。 這篇文章,我集中在談 Ouroboros 圖與這本小說的關聯,除了書名封面與金黃色徽章「奧鈴」是被類似的圖案所包圍,我還指出它們——故事內涵與「咬著尾巴的蛇」——的三重連結:永恆輪迴、自我指涉與轉化。《說不完的故事》不僅是童話文學的作品,以嚴肅的眼光來看,它還是寓意深遠的小說,它具有宏大的結構,它觸及了深奧的理念。麥克安迪的一系列作品,想要告訴人們:其實,童年的經驗是珍貴的,我們曾經用充滿好奇的眼,觀察五彩繽紛的世界,用充滿想像力的心,建造幻想世界。而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一個補充的故事,我想要寫出古代神秘符號與這本小說的聯繫,這也算是實現了我的想像力。


延伸閱讀:
〈《說不完的故事》:從神秘的激情談起〉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6300593
〈《默默》:從時間的瞬間談起〉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6358141
〈《零的故事》,動搖哲學、科學、數學及宗教的概念〉
http://www.atlas-zone.com/science/talk/part_2/science200b.htm
〈《從零開始》,追蹤零的符號與意義〉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8570690
〈第二次導讀《從零開始》,談隱喻的零〉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8419303